熱收縮帶出現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
(1)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不符合實際要求;
(2)補口材料自身質量問題;
即便合格的補口材料其長期抗腐蝕性能不一定能滿足管線運行的要求,此外實驗室檢測結果和實際應用的結果相差很大。
(3)現場施工工藝不合理;
(4)現場監督不嚴。
2.常用的檢測方法
(1)資料檢查、人員資格檢查
包括補口材料出廠合格證及質量檢驗報告;補口施工記錄及檢驗報告,同時對施工人員的資格進行檢查,防止違規施工。
(2)外觀檢查
直觀檢查熱收縮帶表面平整光滑程度,看其是否有皺褶、翹邊及燒焦碳化現象;檢查與三層PE搭接處熱收縮帶的溢膠是否充分、均勻、連續。
(3)試驗檢測
工程上常用對熱收縮帶檢測方法包括:電火花檢漏和局部剝離檢測,但是這兩種方法都不能反映整個補口的真實情況;實際檢查中可以靠手指彈擊熱收縮帶以確定其下方是否存在氣泡,尤其是補口六點位鋼管與PE層交界邊緣容易出現氣泡。
(4)監督不力
施工完畢后各有關方應進行嚴格的檢查,對出現問題的補口帶及時發現、及時整改。
3.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1)熱收縮帶翹邊
可能原因:
a.烘烤不到位,導致熱收縮帶邊緣未真正收縮到管體上并形成良好粘結。
b.底漆在鋼管主體防腐上的涂刷寬度不夠,甚至沒有將底漆涂刷在主體防腐上。
解決辦法:
a.對熱收縮帶邊緣烘烤直到其完全收縮到位并充分回火,確保粘結良好。
b.在防腐層上底漆涂刷盡量薄,防腐層涂刷寬度應超出熱縮帶實際搭接寬度3cm~5cm。
2)上面軸向寬度小,底部軸向寬度大
可能原因:
底部余量太大,導致其自由收縮而漲長。
解決辦法:
安裝熱收縮帶時,在鋼管頂部或2點10點位墊上木撐,盡量減少熱收縮帶底部的余量。
3)熱收縮帶與底漆鋼粘接不牢
可能原因:
a.預熱溫度太高,導致底漆刷上后迅速固化,影響環氧與熱熔膠反應,導致粘接不牢。
b.底漆涂刷后沒有及時安裝熱收縮帶,底漆已經部分固化影響粘接。
c.回火時間及力度不充分,因西二線產品是高溫型熱收縮帶,再加上是大口徑鋼管補口,如果回火不充分會導致粘接不牢。
d.底漆混合不均勻。
e. 鋼管上局部沒有涂刷底漆。
解決辦法:
a.預熱溫度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的要求,用紅外點溫計測量50-60℃。
b.底漆涂刷后在3分鐘以內必須安裝熱收縮帶。
c.熱收縮帶整體收縮完畢后,回火時間及力度應充分,使表面溫度保持在150℃~180℃不少于3分鐘(冬季不少于6分鐘),現階段宜在此基礎上再延長2分鐘。
d.將底漆的B組分全部倒入A組分罐中后,充分攪拌,直到兩個組分混和均勻。
e.鋼管整體都涂刷底漆,防止漏涂。
4)熱收縮帶與管道防腐層(PE)粘接不牢
可能原因:
a.與熱收縮帶與底漆鋼粘接不牢的五條原因相同。
b.對管道防腐層進行打毛以后沒有再對其進行預熱。
解決辦法:
a.與熱收縮帶與底漆鋼粘接不牢的辦法相同,嚴格控制防腐層預熱溫度70-80℃,并將熱縮帶需包覆的主體防腐層都涂上底漆。
b.防腐層刷底漆前一定要確保防腐層已經預熱。
c.當熱收縮帶收縮到防腐層坡口處時,可以向熱收縮帶的膠面灌火操作。 |